有千年历史的松口古镇,建制早于梅州,它是客家先民南迁的始居地之一,经千百年孕育,保存着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。昔日粤东商贸重镇有着“自古不认州”的盛名,它是明末以后客家人出南洋的第一站,也是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,其客家山歌更驰名中外,文物古迹天然风景比比皆是。现在,这个岭南古镇正在新城镇规划建设的推进中重铸辉煌。梅州千年古镇松口是客家先民由闽迁粤的始居地之一。
一、元魁塔
元魁塔由邑人李二何倡建筑于明末,公元1619年动工,历十年始竣工。李二何亲自题刻门联门联,门联仅数字描绘塔的形象而又表达了李二何自已的抱负。塔高九层,高约五十多米,耸立于岌顶,以悬崖作基座,以潭水作基脚,崖高塔更高,雄伟秀丽,游者不绝。元魁塔是粤东一胜景。广东省邮局于1982年以十大名塔作邮资票花,元魁塔为其中之一。
二、磐安桥
磐安桥建于松源河进入梅江的出口处,用花岗石条砌成,全桥有8墩9孔,每孔由9条各长8米,宽厚各近半米的花岗石条排列而成。81条巨重的长石条,在当时只能手提肩挑的生产力下,怎样才能从河面抬上6米高的桥墩上,而且整齐得线缝直对呢?现在的桥面铺了水泥,到桥底下才可以观看这巧妙的工艺。这些花岗石建材,一般产自邻省福建,人力运送,艰苦也是难以想像的!建桥费用由华侨谢益卿、谢梦池父子首倡,张榕轩、张耀轩兄弟赞助而建成。
三、世德堂
世德堂建于明末,距今四百多年,规模巨大,至今保存完好,是客家三堂四点金式,三围城的半围龙屋,此屋有72个天井,24个门楼,二百余间房子,里面分为各个独立住宅区,有门相通,正堂上中下3个大厅连成一体,可摆150张桌,供千人就餐。外围二层,设有岗楼。这又是抵御外侵,可以节节退守的军事堡垒。此屋蕴藏着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,是研究客家建筑文化的活教材,吸引了许多中外专家学者和游客前来考察参观。
四、爱春楼
爱春楼是清末华侨巨商谢逸桥、谢良牧兄弟故居,兄弟俩协助孙中山推翻封建王朝立功至伟。孙中山先生于1918年5月末,专程到松口视察,看望谢氏兄弟,住在爱春楼。他亲为爱春楼题一副对联:“博爱从吾志,宜春有此家”和“爱国爱民,玉树芝兰佳子弟春风春雨,朱楼画栋好家居”,题词给谢氏兄弟。
五、古街道
松口建镇较早,而今还保留了各时期的街道建筑。梅东桥下,沿江一带的大街,便于货运,商业繁荣,店铺多二三层的沙灰木楼,街道则于民国初年扩宽,是改良式的明清建筑。在大街北侧,还保留着小街小巷、石板地,如世德新街,基本上是原来的明清街道。上世纪30年代初,华侨投资家乡建设,在火船码头一带建了一批钢筋水泥店铺。其中火船码头附近,华侨廖舫州、钟成材等投资建“骑楼式”的欧陆南洋风格的店铺,很有特色,可说这时期的代表。
六、火船码头
松口火船码头是松口历史上华侨漂洋过海生离死别的第一站,在大多数华侨心目中,松口是他们人生的第一驿站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是松口镇最繁华热闹的地方,在公路没有普及之前,水陆货运主要依赖木船、竹筏和人力肩挑。松口港是广东内河第二大港,此码头是韩江水运出海的港口,旧时梅州各县出南洋的华侨都是从这个码头上乘轮船出去的,其是粤东各县客家人出南洋的第一站。
七、松江旅社
当时梅州最繁华、最大的旅社,历史上华侨从火船码头出发漂洋过海, 需在松口住宿的,均居住在此旅社,该建筑仿西洋风格建造,至今仍留有“松江旅社”英文字样。
八、梅东桥
“梅东桥”位于梅江下游的松口镇市区内,它是梅县20世纪80年代以前梅江的三座大桥之一。据文史资料记载:梅东桥于1937年动工兴建,历时13年,于1950年峻工。这座桥还凝聚着海外华侨的乡梓之情,建桥资金由华侨捐资。梅东桥是一座单柱双向悬臂式(即跨度不是“孤形”而是“平板式”)钢筋水泥结构桥梁,全长260米,宽9米,10个桥墩。此桥在当时是国内较先进的桥梁之列,而今国所存这类型的桥梁极少。当时,为避免战争人为损坏,建筑风格独特,受力点为中间桥墩,旁边桥墩损坏不影响桥梁安全,为世界上仅存的两座“扁担桥”之一。梅东桥是松口十景之一,
九、中山公园
1933年,为纪念孙中山到松视察而兴建中山公园。进门,建一座孙中山的石雕像,园内有一“密庵亭”亭内保存孙中山在民国初签发给梁密庵的《旌义状》,还有抗战重庆政府首脑林森、蒋介石等手迹,是其他公园罕有的。为纪念抗日烈士李蔼,还建一“洛阳桥”,雅致美观。现在园内绿树成荫,游人众多。公园侧面还有座民国初年建的松口图书馆。
十、甘露亭
甘露亭在松口上行2里许,海运未通前,外出的第一站。是人们休闲的好地方,既热闹,也幽静。所以说“廿露纳凉”又说“廿露品茗”。廿露亭临梅江,南岸有松口老八景的潭头垂钩,圳头的竹林,溪南的刘隍渡口,以及远望在南岸的元魁塔和宝盖寺。松口八景,甘露亭观其中之一。于今梅江上再架三座大桥,甘露亭观景,既秀丽又壮观。旁边有一棵长在梅江北岸边的古榕,这棵古榕有300多年的历史。此亭还流传有故事:甘露亭唱山歌是开放的,是听松口山歌的好地方。古代著名山歌手刘三妹经常在这里唱山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