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Photoshop中创造人像复古胶片效果,是一种将现代照片转化为具有过去时代特色的艺术形式。这种效果通过模拟老式胶片的颜色、颗粒感和对比度,赋予照片一种独特的温暖和怀旧感。通过调整色彩平衡、增加颗粒效果和适度降低饱和度,可以使人像照片看起来好像是几十年前拍摄的。
使用曲线调整和淡化的黑色,可以进一步增强复古感,让照片中的人物仿佛穿越时空,与观者产生一种跨越年代的连接。这种处理不仅让照片散发出一种复古韵味,也为现代摄影作品增添了一份情感深度和故事性。通过精心设计的后期处理,每一张照片都能变成一件充满复古魅力和情感回忆的艺术作品。
ps人像复古胶片效果调色方法步骤
很多人对于胶片摄影都会存在误区,认为胶片拍摄的作品就不用后期,这就大错特错了!胶片往往更需要后期,因为胶片相机的测光元件还不是特别灵敏,难以保证每张照片都能有正确的曝光,除此之外,还有很多其他的细节问题,因此我今天在这里为你们打破误区,带来胶片后期的技巧。
胶片的后期大部分都在LR中实现调整,可能需要调整的内容包括:
①曝光调整
调整曝光量是后期操作中最频繁的步骤。胶片相机不像现在的数码相机,拍出来的照片可以即时回看,所以在是否能做到准确测光方面处于劣势。虽然发展到后期的胶片机都带有自动测光,但复杂的光比环境下仍然无法保证每一次都能做到准确的曝光。目前负片的宽容度都允许我们进行正负1~2档的曝光调整,能挽回一定程度的细节。

示例一
上图为冲扫出来的原始底片,整体过曝,且整体发挥,阴影细节暴露太多,显得不够通透,我们通过LR调整如下:


由于照片本身是过曝的,但阴影细节又过多,使画面整体显得很平,所以我们在降低曝光的同时提升对比度,降低黑色色阶并增加一定的亮色调,使曝光趋于正常的同时提高画面的通透感。于是校正后得到的照片如下:

最终效果
经过调整后,照片得到了正常的曝光,并且质感显得更通透了。
再看另一个例子:

示例二
原片基本上也是发灰发白的,我们用LR来调整一下。

这里首先调整好本身的白平衡,目的是为了凸显肤色的色泽,同时再继续做曝光的基础调整,参数如上。最后得到的校正后的照片如下:

最终效果
②色调校正
也许有人会问:既然胶片拍出来已经有特定的色调,那为什么还要进行色调校正呢?这就不得不说到每一种胶片的特性和其色温适应性的问题。目前来说我们大部分日常使用的负片都是日光卷,意味着其标准的色温值为5200K,但日光卷在阴天、下雨或者室内环境下就会生成与正常色温环境下截然不同的颜色,这是一种“色罩”现象,例如在室内钨丝灯下用日光卷拍摄,冲扫出来的胶片颜色就会非常黄绿,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进行去色罩的校正了。类似如此的情况,都需要进行色调校正。

示例三
我们来看这张照片,这是一张用柯达ColorPlus200在室内钨丝灯环境下拍摄的照片。由于这款胶卷本身属于日光卷,所以在色温值较低的钨丝灯环境下拍摄就会偏绿偏黄,是一种“色罩”现象。我们要做的就是在LR中进行去色罩操作。

简单对比一下去色罩前后的照片预览,基本调整中主要把原图中大量的黄色和绿色去除,即调整白平衡中的色温和色调数值,让其到达一个基本符合标准色温值的范围内,其余调整为细节上的优化。


除了调整基本参数外,在色彩通道中红色、绿色和黄色通道进行了色相调整,并把绿色的饱和度大幅度降低。

在相机校准中进一步降低绿原色的饱和度,同时提高蓝原色饱和度,以提升照片通透感。

最终效果
照片恢复了原本的暖光和准确的白平衡,原图中的绿色已基本去除。
③细节优化
与数码照片后期类似,胶片冲扫出来后得到的照片在细节上依然不够尽善尽美,所以我们需要进行细节优化,例如调整饱和度、锐化、降噪、去暗角等等。

示例四
这张胶片冲扫出来的照片原图其实影很美了,但是细节方面可能还有所欠缺,比如暗角太明显,不太符合照片温馨的影调,所以我们略作调整。


用LR进行细节处理
用LR进行锐化和适当的降噪处理,然后在镜头校正选项中消除暗角,以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,最终成片如下:

最终效果
有了这三招,对于胶片欠曝和色偏等问题,完全没在怕的了!